新聞中心

“風口+規模+技術”三位一體 水發興業能源(00750.HK)步入全新階段

返回

       今年以來,突發的地緣政治沖突事件成為了全球各資本市場最大的“黑天鵝”之一,使得傳統化石能源價格大幅攀升,國際油價一舉創下13年新高,從價格表現來看,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漲勢更為驚人。

       當前的地緣沖突風險已經轉化為實際的全球能源供給沖擊,全球能源緊缺的預期快速升溫。

       歐洲地區的能源結構是首當其沖的。從歐洲能源消費端來看,石油和天然氣占歐洲能源消費的主導地位,二者合計占總體能源消費近60%。而且,歐洲能源對外依存度高達60%,也就是上述提及的石油和天然氣均須依賴外界能源的輸入。

圖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

  由此,歐洲陷入了能源危機及電價暴漲的困難境地。

  歐洲在去年電價就一路上行,2021 年下半年呈現翻倍式上漲。截止2022年2月,歐洲主要國家的電力均價都已超過每兆瓦時300歐元,而2019年同期每兆瓦時50歐元以內。由此可見,當前所處的價格區間不可謂不驚人,給歐洲民眾生活及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這對歐洲甚至全球,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資決策絕對是影響深遠的。

歐洲能源危機啟示錄,中國尋求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能源轉型的最優解

  在地緣政治風險和能源價格暴漲背景下,為擺脫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歐洲各國新能源裝機的積極性勢必將大大提升。

  3月8日,歐盟委員會發布能源獨立路線圖,力求從天然氣開始,在2030 年前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進口依賴,這份行動計劃名為《歐洲廉價、安全、可持續能源聯合行動》。

  3月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RePowerEU通訊,旨在解決歐洲目前面臨的能源安全和價格挑戰,這項計劃提出,通過加速發展可實現2030年1000GW太陽能裝機目標。

  同時,德國氣候部門提出新的立法草案,擬將100%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提前至2035 年,較此前目標提前15年。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預期,至少在未來5-10年,以風光為主的新能源產業與“綠電”賽道的發展,仍會是最佳的黃金時期,也是難得的機遇期。

  這次發生的“黑天鵝”事件及其帶來的深遠影響,充分揭示我們在推動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如何穩步發展新能源、保障能源穩定安全供給及能源獨立等多方面的重要性,恰恰也啟發了我們,節能減排能源轉型必須與經濟快速的發展相配合。

  從我國現實的發展狀況來看,既要實現“雙碳”目標,也要推動經濟穩步前進和人民生活質量日益提升,因此,不但要在能源結構轉型中努力,也要在其他方面多舉齊下,在碳排放或耗能占比較大的行業,比如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約51%的行業——建筑行業中尋求突破。

  無獨有偶,住建部在近期接連出臺建筑節能領域的兩大綱領性文件——《“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和《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前者引導政策發力方向,后者公布的國家標準將保障重點任務能落實到執行層面。至此,建筑節能政策的“頂層設計”已經愈發完善。

  于是乎,在穩步推進過程中,建筑行業的轉型蘊藏著更加巨大的市場機遇,傳統建筑向節能建筑與綠色建筑的轉變有著強大的驅動力,本質上是碳中和時代下建筑業持續升級轉型的內在訴求。

  大多數的業內人士均達成了較為一致的共識,而券商研究所則認為,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賽道的發展將步入“快車道”。

  那些能夠同時牢牢抓住當前主線而奮力前進的企業,都是能夠看清未來,順勢而為的好企業,勢必有機會站在時代的潮頭浪尖,值得好好關注和挖掘。

  多重轉折確立與底部探明,水發興業能源吹響全面進攻號角

  天風海外研報曾指出,建筑節能與清潔發電有著同等重要地位,認為在“雙碳”背景下,風光(清潔能源)需求上升,綠色建筑及新能源業務成政策風口,受到政策的強力支持。

  此外,兩者都是國家推行的穩增長舉措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而受到市場資金關注。

  而背靠山東省屬國資企業水發集團的水發興業能源(00750.HK),以綠色建筑及新能源業務為主,業績增長迅速,經營狀況不斷向好,天風海外研報給予該公司最新目標價1.92元人民幣,折合2.35港元。

  近期公司股價受到了港股遭遇“黑天鵝”所誘發的暴跌行情拖累,現距離目標價存近100%潛在上升空間。

  3月24日,水發興業能源公告了2021年財報業績,再次驗證了公司業績增長并維持高質量增長的態勢,盈利繼續向經營性特征深化,以及其聚焦在綠色建筑+風光EPC+綠電運營三大主線的發展特征。

  與此同時,2021年是水發興業能源基本面和戰略布局雙雙完成轉折的重要年份,也是公司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在這一年水發興業能源重新制定戰略規劃和發展新目標,并在業績和經營過程中確立了轉折點,這也意味著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底部探明。

  過去以建筑幕墻業務起家的水發興業能源,如今已逐步由綠色建筑擴張至風光EPC及新能源運營領域,力圖在“十四五”期間實現新能源裝機20GW,最終打造成千億資產的清潔能源產業集團。據最新公開資料顯示,水發興業能源在2021年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中排名195位,較2020年排名大幅上升86位,顯示出公司煥新后的強大生命力。

  從最新的財報數據可以看到,有了宏遠目標和新的戰略布局之后,公司起步的動能是充足的,前進的步伐是穩健的。截至2021年12月31日,水發興業能源總收入達65.03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16.6%;毛利10.75億元,同比增長17.6%;錄得整體毛利率約為16.5%,較去年同期微升。

  水發興業能源全年業績實現了高質量增長,穩中有升的特征進一步得到深化,無論是在營收、盈利,還是其他重要財報指標的表現方面,公司均取得了不俗的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利潤的內部構成方面,其已從過往的投資性的非經常性利潤轉變為能夠產生實質性回報、實現價值創造的經營利潤。從增速來看,利潤增長高于營收增長,毛利率向上抬升,公司的經營杠桿得到持續增強,內生性成長能力開始釋放,這意味著,公司未來盈利增長或有望進入新階段。

  綜合上述,新范式的確立勢必會帶來價值的質變,會使得水發興業能源價值面臨較大的重估機會,眼下或將跟隨業績釋放而進入到這一過程當中,經典的戴維斯雙擊料將出現在該發展階段。

“風口+規模+技術”三位一體,水發興業能源價值“護城河”日漸鞏固

  投資其實很簡單,只要能夠同時滿足好賽道、好公司、好價格這三大要素的投資,一般而言就是一個容易取得成功回報的好投資。同時滿足三大要素條件的篩選,至少可幫助投資者過濾掉市場90%或以上的投資陷阱。把這三大要素條件套用在水發興業能源身上,可發現是較為吻合的。

  首先,水發興業能源的發展是全方位的立足于好的賽道。無論是綠色建筑(包括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以及零碳建筑在內)和建筑節能,或是風光大基地和整縣推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還是“十四五”期間,有著很強確定性的綠色電力產業。公司幾乎每一項核心業務布局都站立在產業和時代發展的風口。

  其次,水發興業能源在潛力廣闊的各細分賽道上項目儲備充足,經驗豐富,同時又得到實力雄厚的控股股東——山東國資旗下水發集團全方位賦能,假以時日將有機會做到較大的規模。據公開的資料顯示,水發興業能源規劃“十四五”末實現綠電資產累計裝機20GW。

  經過近年的業務拓展,公司已經在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領域儲備了大批項目資源,包括在全國多地簽訂的儲備項目約10GW,及控股股東水發集團在平臺內外鎖定的能源項目資源逾10GW,兩者合共超過20GW的業務儲備空間。

  對于未來的公司綠電資產壯大路徑來說,整合水發集團優勢資源導入上市公司的潛在裝機規模將達到12GW。

  公司2021年全年清潔能源業務占總收入比例接近七成左右,主要為完成風光EPC項目和所持新能源資產售電帶來的收入。未來這一收入規模則與其所參與的大型新能源基地項目緊密相聯——去年8月份,水發興業能源與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人民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當地建設風光儲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預計項目規模達2GW;同月,集團與內蒙古簽約5GW風光儲一體新能源基地項目。去年12月,水發興業能源發布公告,公司與中國電力訂立戰略合作協議,公司與中國電力將在光伏、風電、智慧綜合能源及節能低碳建設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潛在合作項目預計將達到5GW的裝機容量;踏入2022年,水發興業能源于1月份在吉林省通榆縣獲得1GW風電項目訂單。

  在整縣分布式項目推進方面,水發集團去年簽約整縣推進項目預計規模超過12GW。而水發興業能源作為其旗下從事清潔能源業務的上市公司,后續或可承接集團項目的建設工作,進而實現EPC收入規模的持續性增長。同時,水發興業能源自身已與山東省12個區的縣政府進行對接,初步達成整縣推進的意向。

  在綠色建筑領域,《“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給出具體目標中,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為3.5億平方米,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積為0.5億平方米,這無疑給深耕綠色建筑27年并深度參與了國家綠色建筑相關標準制定的水發興業能源帶來歷史性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據公司官方公眾號信息,水發興業能源在開年即斬獲合同價值2.5億的綠色建筑訂單,展現其頗具優勢的綜合實力。

  據最新業績公告所示,2021年水發興業能源的幕墻與綠色建筑業務,同比大增46.3%,成為拉動公司整體增長的“火車頭”。

  在2021年舉行的雙碳戰略交流會上,水發興業能源首度對外闡述了未來在綠色建筑業務的發展思路。不但如此,水發興業能源將不斷加強公司在綠色建筑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加速推動公司在以下幾大方向的領先地位:1)低碳節能建筑的示范與規?;茝V;2)各類政策大力推廣的光伏建筑應用;3)既有建筑向超低能耗建筑改造;4)整縣分布式光伏驅動低碳社區建設。從以上發展思路來看,高度圍繞政策指導的重要方向進行落實。

  未來,水發興業能源將充分整合“國企平臺+上市公司”的核心優勢,乘著政策紅利的東風,在“十四五”期間快速推進自身擁有強大優勢累積的綠色建筑業務。

  最后,技術優勢是公司業務實現基業長青的重要“護城河”因素之一,也是公司與其他競爭者存在較大區別的一點。

  除了參與制定120余項在編和實施的相關行業標準之外,從公司擁有全國首個零能耗認證建筑——水發興業珠??偛慨a業園研發樓的這項技術實踐上面便可見一斑。當前的水發興業能源已深度參與綠色建筑領域技術標準體系的推廣和延伸,加速推動近零能耗建筑融入到城鄉規劃和建設中。據悉,公司已成功協助珠海派諾科技園二期廠房辦公樓、銀坑辦公樓維修工程等項目獲得零能耗建筑標識、超低能耗建筑標識認證。

  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統計,我國建筑全過程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約50%,其中,建筑運行階段能耗占建筑全過程能耗約20%,建筑節能玻璃具有較好的透光、保溫、隔音、抗壓以及降低有害輻射的性能,可以幫助降低建筑全過程能耗和碳排放。建筑節能玻璃,也因此成為了近期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而水發興業能源對此早有前瞻性的布局。

  據悉,公司旗下全資控股的興業新材料公司申請的發明專利“PDLC組合物及利用其制成的防斷電變透PDLC薄膜以及其制造方法”,早在2020年就已經順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專利證書,并且興業新材料的主要產品——智能調光膜,目前的市場占有率依然位列第一。近日,由興業新材料的“智能液晶調光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榮登2021年“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單,該榜單由中國科協設立,旨在激發創新引領的跨界合作活力,打造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

  此外,筆者也留意到,在今年3月份,水發興業能源有三大產品通過了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廣東名優高新技術產品名單”?!懊麅灨咝录夹g產品”是對廣東高新技術產品的延續和進一步升級,其認定門檻更高、申報難度更大,旨在遴選出國內首創可替代進口、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名優高新技術產品。

  本次水發興業能源三大產品通過認定,是對公司在所屬領域先進性的肯定,一方面標志著公司在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公司厚積薄發的技術能力或全面進入了加速釋放期,技術能力最終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加速器”。

  近期,在一系列重磅會議召開和發聲后,港股成功實現深V反彈,迅速走出“至暗時刻”,前期受到整體市況影響而拖累股價的水發興業能源,從價格區間來說,已返回到2020年成功實現重組轉型與困境U型反轉之后的起漲位置,而從盈利能力來看,公司的EBITDA已經恢復至正常狀態,并且實現較好的同比正增長,一下一上之間,可發現用于評判公司估值指標的數字正加速返回至“洼地”。若從最新公布的PE(TTM)倍數來看,已回到接近10倍水平附近。

  參考PEG評價方法,目前公司尚處于估值被低估的位置,符合好價格的基本邏輯。

  “風口+規模+技術”三位一體的水發興業能源,又符合了好賽道、好公司的判定,在當前位置出手投資公司,是否是一個好的投資決策,答案相信已呼之欲出,交由各位投資者來定奪,畢竟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但筆者堅信,符合好投資所定義的上市企業其實在越來越難的投資環境下并不會多見,我們要多相信常識的力量。(轉自“格隆匯”,有刪改)